4月22日,“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‘仅退款’”的消息一出,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第一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取消无序的“仅退款”有助于电商行业从低价竞争回归良性竞争,保障商家的经营公平,释放消费活力,促进平台健康发展。另一方面,对于消费者来说,其退款权益的保障方式将发生转变,需要适应新的规则,在购物时更加谨慎地选择商品。据悉,拼多多、淘宝、抖音、快手、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“仅退款”,消费者收到货后的“退款不退货”申请,将由商家自主处理。对此,淘天集团方面已明确表示,“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,后续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退款售后申请,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”。其他平台预计也将跟进。记者了解到,上述电商平台已就全面取消“仅退款”的相关细节与管理部门进行了多轮商讨和修改,一旦审核完成即对社会公开宣布。所谓“仅退款”,是指消费者完成网购交易后,可直接选择退款而无需退货,通常适用于开云质量问题较大的情况,如商品破损、功能不完整或商家的宣传与实际商品不符等。该服务自2021年由拼多多最先推出,早期应用于生鲜品类,后拓展至全品类。此后几年内,抖音、淘宝、京东、快手等各大电商平台相继引入,“仅退款”也成为行业标配。如今,历时四年的“仅退款”将正式迎来落幕。“仅退款”自实施以来争议不断。一方面,其本意是提升用户体验,对商家进行优胜劣汰,形成正向循环。它降低了消费者退货门槛和成本,有效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,也促使电商行业长期存在的虚假宣传、刷单炒信、价格欺诈、以次充好等问题得到一定遏制。但同时,部分平台在未了解纠纷具体情况时,不经商家同意就向消费者发送“仅退款”通知,导致部分商家在责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损失了货款和开云。此外,少数消费者和一些职业“薅羊毛”群体恶意利用该规则获利,致使部分商家损失严重。第三方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数据显示,去年“双11”期间,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问题中“仅退款”占比超六成。其实,取消“仅退款”早有预兆。今年两会期间,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,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,造成商户“货款两空”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。此前,淘宝天猫早在去年7月就率先松绑“仅退款”规则,打响行业“反内卷”,其后京东、快手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相继进行规则优化。阿里旗下1688平台自今年3月下旬开始,已全面取消“仅退款”政策,在处理商品品质问题的交易纠纷时,根据账号诚信情况判定,由平台补贴受损方。一旦 “仅退款” 全面取消,对于平台而言,需要重新平衡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,构建新的售后规则体系,以维护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。事实上,各平台今年以来已明显加大力度,进一步促进行业回归良性竞争。例如,淘宝宣布治理AI假图、职业“薅羊毛”群体和违规店群,上线了店铺真实体验分、佣金激励等相关举措;京东、抖音、拼多多也在尝试创新举措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对于商家来说,拥有了“退款不退货”申请的自主处理权,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利益,但也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售后问题,避免因处理不当引发消费者不满。“仅退款”政策的兴衰折射出中国电商行业从“流量为王”到“可持续发展”的转型。此次调整并非单纯保护商家,而是试图重建“双向信任”机制——商家以品质赢得市场,消费者以理性支撑繁荣。正如业内人士所言:“健康的商业生态不能靠牺牲某一方维系,而是需要规则与技术共同构建信任机制。”未来,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与减少商家损耗间找到动态平衡,仍是电商平台的核心课题。
来源:新民晚报